免背裝備的高山觀光旅遊已很盛行,用最短的時間登頂山頭已是如今十分普遍的登山方式。
不知道這樣的登山文化是否會對高山環境造成影響,也有一點懷疑參加者在運動健身之餘,是否能得到其他收穫與啟發。我並沒有拼速度的打算,每次都以攝影的需要來安排行程,雖然拍得也不怎麼樣。

在台灣超過3000公尺以上的高山有200多座,有前人選出其中100座被稱為「百岳」,但是有很多山是值得一去再去的,至少季節不同或天候不同時,看到的景色都不太一樣,而且和不同的人去可能爽度也不同。
多數的高山路線走一趟都需要好幾天,一般人也不是那麼容易排出夠長的假期吧!三、五天內能走得完的都算是距離夠短的啦。當然腳力夠強的人是可以在一天之內走完其他人需要二天甚至三天的距離。
有少數幾條高山路線確實是比較容易到達的,例如最熱門的玉山、雪山、嘉明湖等,很多高山旅行團隊都只排2-3天的時間就從登山口往返了。不過無論哪一種走法,對於平日缺乏運動的參加者來說還是非常辛苦,若運氣不好遇到壞天氣,回來後恐怕只記得過程中的艱辛。

慢走的收獲不ㄧ樣
首次去能高安東軍縱走時,第二天在能高主峰下方的台灣池邊紮營,當時因為隊友狀況不佳,決定放棄行程,但天氣還不錯,所以就地紮營混了二天,然後才慢吞吞再走二天回到汽車旁邊。
在營地的那二天都在附近山頭隨意走走四處拍照,沒有趕路,高山上多的是拍不完的素材,其中最吸睛的莫過於野生的雄性台灣水鹿啦,頭上的雄壯鹿角真是好看啊!
這條縱走路線有人走5天,也有人走7天,但我們後來又安排了一趟9天的行程,除了第一天的古道之外,後面的每天都走不遠,但是走很慢,快門按到爽,記憶卡用到滿。

裝備是避免風險的最低標準
這段路程號稱是台灣最美麗的高山箭竹草原,沿途有多個湖泊水池,遇到水池就可以紮營。
由於地勢開闊起伏,好天氣時確實景色壯麗,但也由於全程空曠,裝備不足等於賭命。過去在這條路線上發生的山難事故都是因為天氣驟變,隨身裝備也不足,導致失溫和高山症,通訊也不好,要對外求援其實很難。
無論任何季節安排高山行程,保暖衣物都是必備,不同季節的各層衣物只是厚薄不同,但件數其實是一樣的。
就算只想跟著走,就算有請協作揹,無論如何,自己的睡袋和所有衣物自己揹是最低標準。此外,宿營裝備更是不能隨便啊,除了睡袋絕對不能濕,多帶一件輕量的天幕外帳,除了可讓營地生活更舒適,緊急時至少夠2-3人覆蓋在身上多撐一晚。天幕或帳棚是不必每個人都要有,但是與其指望有揹的人會在你身邊,不如確實檢驗自己能不能跟上腳步,不然就是大家都在賭運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