颱風來臨風雲變色之前,天空中的雲彩變化萬千,空氣能見度清澈,雖然是攝影的好時機,也一定要研判接下來該如何躲避了。

近年在台灣的戶外活動風氣逐漸興盛,尤其是爆發疫情不能出國的那二、三年期間,許多人因此而開始接觸戶外活動,無論是上山還是下海。但是深入野地的戶外活動和一般旅遊或是露營畢竟不同,最大的差別是除了有體能的要求之外,還需要對於地理與自然環境的基礎知識,和相關專業器材裝備的操作使用,這些都必須經過一段時間的學習、嘗試和經驗累積。
原始野地裡一直都有的風險若無法掌握或不夠瞭解,貿然進入必定有很高的出事機率,尤其是高山野地天氣的變化,一直都是事故的主因。只要是沒有被預料之外的事故發生都被稱為「意外事故」,但是所謂「沒料到」,有很多其實是來自天氣的變化導致。

失溫不是只有冬季才會發生
台灣的高山無論在任何季節,都會讓人失溫的,在台灣的登山活動中,最容易發生的意外狀況就是失溫。失溫是會致命的,在登山過程中,容易因為各種原因造成衣物潮濕,這時穿著受潮後不易乾燥或失去保暖能力的衣物時,由於吹風之後的風寒效應,使人體持續寒冷造成體溫降低,先從發抖開始,漸漸意識模糊、判斷力減弱、意識不清,終至死亡。
許多山難事件往往是因為失溫者因判斷力下降,身體反應變差,造成失足墜崖或是跌倒受傷....。
若發生失溫現象時,在抵達營地或山屋之後應儘快脫掉濕衣服,換穿乾衣服,甚至躲在睡袋內,喝一點溫水。但是,上述動作總得在自己還有行動能力時才能做到啊,或是背包裡的一切衣物裝備都已經濕透,或是根本沒帶,那發生最最壞的結果也就「不意外」了。

不會使用等同選擇錯誤
穿著正確的裝備(服飾也是裝備)可以有效降低發生失溫的現象,登山者最好選擇潮濕後仍具有一定程度保暖效果的衣物材質,尤其是內層與中層衣物。
背包的防水性能也一定不能失效,大部分的登山背包並不能完全防水,所攜帶的保暖衣物、睡袋等裝備要分別用輕薄的防水袋包好在逐一放入背包裡,才能有更好的防潮保護,而不是使用一個大垃圾袋將所有東西全部塞入然後密封喔,這樣做不但風險比較高,當要拿取物品時也不方便。而且一旦如此,背包各處的開啟拉鍊豈不是失去意義?
濕透的衣物脫下後會需要更久的時間才有乾的可能,在沒有日照和風速的時候,唯有靠自己的體溫來蒸發衣物上的汗水,所以材質不對、不夠合身的衣著,不適合用於登山穿著使用的主因就在此。

7大原則
由於不可能帶很多衣物隨身換洗,那該怎麼穿著比較適合夏季登山活動呢?以下是選用的原則:
1.「高透氣度」(編織孔隙率高且孔洞大)
2.「低蓄熱空間」(薄而平滑的布料)
3.「高吸濕量」(涵水率高的天然纖維)
4.「高放濕速度」(不吸水且快乾的化學纖維)
5.「汗濕後不黏身」(與皮膚接觸面為凹凸狀)
6.「不吸收太陽輻射熱」(可折射或反射太陽輻射光)
7. 抑菌、吸臭、抗UV能力也是不可或缺的!
其中第3和第4點看似衝突,其實可再依運動量高低來區分使用時機,低排汗量的日常活動適合穿著天然纖維。當流汗量隨著運動量提高而增加,化學纖維的快乾特性就取得了優勢,潮濕後能比天然纖維更快恢復乾爽!無論如何,愈符合以上7點的布料就愈適合在夏季的環境穿著!

空曠的原野一旦遇到風雨,也無處可躲。

認清自己才能知道要做好哪些準備
戶外活動無論是哪一種,做好準備就是為了降低事故風險。但是“做好準備”四個字太籠統,出事的人在事發前都認為自己有“做好準備”,如今登山人口大量增加,結果每隔一段時間,總有幾人入山後就沒有回來,或是被找到時只能被抬回家。
無論哪一種登山行程,最基本的安全裝備都不該離身,揹不動?那還是別去了吧!不然就認份些,多花點錢雇請專業協作、領隊人員同行。如果自知無多少經驗也無經費預算,就該老實待在人多的短程大眾路線累積經驗,這樣就算裝備很爛,至少在凍斃前還有機會可以回得來。
我往山上走多半都是為了攝影,登山裝備+攝影器材當然不輕量化,行程節奏隨機應變,視光影和氣候變化而定,吃喝內容可以很隨便,但是保命裝備一定很講究。

野地日誌官方Line:https://lin.ee/CobiPac